智能垃圾分類回收系統的四定,你了解了多少?
導讀
為實現全國垃圾分類,倡導垃圾分類,提高大家對垃圾分類的知曉率、參與率和正確率,全國各地區的省、市包括縣的293個城市都逐步開展了垃圾分類,目前有多個地區已實行強制分類,眾所周知的上海,在2019年已經開始了強制垃圾分類了,在2020年9月1...
為實現全國垃圾分類,倡導垃圾分類,提高大家對垃圾分類的知曉率、參與率和正確率,全國各地區的省、市包括縣的293個城市都逐步開展了垃圾分類,目前有多個地區已實行強制分類,眾所周知的上海,在2019年已經開始了強制垃圾分類了,在2020年9月1日起深圳也已實行了強制垃圾分類,未來智能垃圾分類回收系統回收是必然。

有很多客戶在咨詢及了解各個智能垃圾分類回收系統的時候,會經常提到垃圾分類的“四定”是什么?每個地區的說法也都不是特別統一,有的地區是“三定一督”,那么今天帶大家了解一下什么是四定和三定一督,四定:定時投放、定點收集、定人管理及定位監控。
定時投放:實行撤桶計劃,撤離居民樓周邊部分分散垃圾桶,每座分類環保驛站張貼溫馨提示告知小區居民每日投放生活垃圾時間為早上7:00~9:00,晚上18:00~20:00為固定投放時段。
定點收集:小區按每200~300戶設置1個固定垃圾投放點位,因地制宜配建。同時,每個固定分類環保驛站需設置洗手臺,方便居民洗手。
定人管理:按照每300戶配1名指導員的標準(由社區配備),在居住區設立生活垃圾分類督導員,普及生活垃圾分類知識,指導、督促居民開展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對分類垃圾不準確的居民加以引導,若投放人不按標準分揀生活垃圾,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責任人可拒絕其投放。
定位監控:每個分類點安裝監控探頭,納入智慧梅列平臺等全區統一監管系統。對不按規定進行垃圾分類的居民,由街道社區在公共場所進行爆光。
三定一督就是定時、定點、定量和定人督導,內容其實跟四定相差不離。
粵能環保自主研發設計的智能垃圾分類回收系統,對社區垃圾分類的管控提供了巨大的幫助,不僅可以實現定時定點的投放,還能保證數據的完整和不丟包,在這大數據的時代,有了數據的對比,才能更了解居民的生活習慣和產生垃圾的來源,才能有效的通過這些數據來定制和規劃垃圾分類。
雖然每個地區的規劃和制度不一樣,但也都大同小異,但是終極目標都是為了實現垃圾分類,在垃圾分類的道路上不會走更多的彎路,使垃圾分類變得更加簡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