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顏值有智慧!這些小區煥新了,上海換新智能垃圾箱房
導讀
今年以來,虹橋街道眾多小區的垃圾箱房及周邊環境煥然一新。這些既有顏值又充滿科技感的智能箱房,以及增設的可回收物智能回收箱和惠民回收服務點,讓居民的綠色生活更有品質。 在許多人的印象里,垃圾箱房總...
今年以來,虹橋街道眾多小區的垃圾箱房及周邊環境煥然一新。這些既有顏值又充滿科技感的智能箱房,以及增設的可回收物智能回收箱和惠民回收服務點,讓居民的綠色生活更有品質。
在許多人的印象里,垃圾箱房總是與臟亂差畫上等號。然而在愛建居民區的中園小區,新建的智能垃圾箱房卻打破了這一固有印象。
走近這處毗鄰圍墻的垃圾箱房,干凈清爽的環境令人眼前一亮。因為配備有智能化探頭,一旦有市民走入探頭的“視野”范圍,語音系統會自動播報,提醒居民規范丟棄垃圾。
而最讓居民感到新奇和滿意的莫過于自動感應的四分類投口,居民只需要站在投口前,投口門就會自動感應打開,無需像以往用手接觸投口。
此外,垃圾箱房的“聰明”還體現在其強大的后臺管理系統上。“垃圾箱房增加了智能識別小包垃圾落地、垃圾桶滿溢和居民混投誤投的提醒功能,并通過一網統管智慧平臺形成‘發現、派單、整改、銷項’的實時閉環管理機制,讓垃圾分類管理更加智能高效。”虹橋街道城運中心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在垃圾箱房不遠處,配置了一臺嶄新的“滬尚回收”可回收物智能回收箱,提供“玻金塑紙衣”等五類可回收物回收服務,實現24小時全時段固定點位自助投放,有效滿足社區居民對家中閑置可回收物品的處置需求。
而回收箱的操作也簡單明了,居民只需用手機微信掃描回收箱上的二維碼,登錄“滬尚回收”小程序,然后根據手機上的步驟選擇投遞廢品的品類,相應的投遞口會自動打開。當市民完成投遞,后臺便會自動稱重、結算、提取現金,不到2分鐘便可完成可回收物的投放。
據了解,此次對垃圾箱房的升級改造,是中園小區參照精品I類建設要求,實現了垃圾箱房“設施改造標準化、投放環境精致化、科技賦能精良化、回收服務精制化、分類管理精細化、特色亮點精品化”,為小區居民創造一個更加整潔、舒適的生活垃圾投放環境。
而像這樣的I類精品示范小區在虹橋街道還有3處,分別位于虹南小區、中華小區、安順小區。
值得一提的是,在虹南小區,除了增設智能化垃圾箱房、可回收物智能回收箱外,街道還依托小區得天獨厚的空間地理優勢,在小區入口處的虹南居民區黨群服務站身后,打造了惠民回收服務點。
記者在現場看到,服務點在醒目位置張貼著“滬尚回收”標識,同時,公示牌上標注了回收價格、回收種類、服務時間等,讓市民一目了然。
采訪期間,生活在小區的居民陸續結伴而來。“原先家里的廢紙、塑料瓶都直接扔掉了,尤其是一些舊衣服,太可惜了。有了回收點后,家里有些舊物就能拿到這里處理,還能換點小錢。”“家里快遞盒子多,可以及時處理,家里也干凈清爽不少。”“這個服務點位于小區入口處,我們去買菜前就會先拐到這里把家里的廢報紙處理掉,非常方便。”
“通過與社區黨群服務站合建,打造家門口的惠民回收服務點,既是街道持續完善生活垃圾全程分類體系,加快布局可回收物‘點’‘站’‘場’體系建設,也是積極踐行‘十五分鐘社區生活圈’便民理念的生動實踐。惠民回收服務點建設后,將廣泛輻射周邊小區、商戶與企事業單位,進一步提高居民群眾對可回收物交投的便利度與滿意度。”虹橋街道城運中心工作人員說道。
據了解,今年以來,虹橋街道持續推動生活垃圾精細分類與可回收物資源化利用,積極推進源頭分類體系改造升級。截至目前,街道已建成4個生活垃圾分類I類精品示范小區、11個II類精品示范小區、3個惠民回收服務點,進一步提升了居民區的整體環境品質,讓更多市民自發參與到垃圾精準分類的行列中。





